找到相关内容23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淡禅宗

    通玄峰顶,不是人间。心外无法,满目青山。”一个是“绿水青山,”一个说“满目青山,”皆是一派景色。佛法本体也就尕含于“满目青山”的自然风光之中。心外无法,一切现成,不必外求,是他们的结论。  由于“一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3262558.html
  • 智谕法师:念佛贵在调心

    见鬼,怎能见弥陀呢?所以念佛人的心,要清净得上对天、下对地、中对一切众生,都对得起,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,决定往生。   佛说,“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”。就是说,外面起的什么境界,...

    智谕法师

    念佛|智谕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417541832.html
  • 佛法与股市如是说

    就是修炼的过程。修炼什么?修炼你的心。   在着火的房子里谈修炼,有点佛学里的讲禅的意味了。话说回来,心外无法,心法就是最高的法。无论什么事业,什么事情,只要你投入了,用心了,感受了欣喜若狂和...

    佚名

    |股市|投票|财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8011830915.html
  • 法眼、“目前”和“隔”与“不隔”

    “青山”换了个位置。  天台德韶曾经作一偈:“通玄峰顶,不是人间。心外无法,满目青山。”(注:“心外无法,满目青山”一句,见于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《黄檗(希运)断际禅师宛陵录》。)法眼对此偈评价极高,赞道:“即此一偈,可起吾宗。”德韶还说:“法身无相,触目皆形;般若无知,对缘而照。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十《天台德韶禅师》)“心外无法”、“法身无相”、“般若无知”,无法无相无知,是否定了诸现象,因为如果心...

    张节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4240847.html
  • 法眼门庭

    ,延请问道。后汉乾元(948),钱俶继承王位,遣使迎请,尊为国师,开堂说法。曾劝王遣使新罗,取回散落的天台教籍,使台中之文献获全。后住通玄峰顶,有偈示众说:“通玄峰顶,不是人间,心外无法,满目青山。”...法器,有意接引,便指着庭前一块石头问道:“你寻常‘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’,试问这块石头是在你心外还是心内”?文益回答说:“在心内。”于是桂琛提醒他:“你一个行脚人应该轻装上路,如何要安块石头在心里呢””...

    温金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150120.html
  • 从“不二法门”说起

    形形色色、什么样的人都有,且入门的机缘也是花样百出。因此才有:“佛说种种法,为渡种种心,若无种种心,何来种种法。”这,就是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是法必是有缘起的法,缘谢法还灭。   万法随因缘而生,因...慧力就无法做到无差别心,自然不会识别缘起与相应,佛门才勉强用“正法”与“外道”,“究竟”与“不究竟”来强化之,是对症下药的方便,是避免我们多造业障,多走弯路。比如我们有撒谎或搬弄是非的习气,那就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3254444.html
  • 三界唯心、万法唯识的唯识理念

    ”卷1的不二智。   法眼这首禅偈为只知教义的人指出了实修实证的方向,同时也向不通经论、胡棒乱喝的禅僧提出了学习经论的重要性。后来法眼门人德韶作偈:“通玄峰顶,不是人间。心外无法,满目青山。”法眼誉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354708.html
  • 论述“三性三无性”之思想

    基本理论,若依此三性三无性的基本原理,变可了解唯识的真实旨归。而“心外无境,心外无法”的宗趣,正是说明宇宙万有一切诸法都是从心识中所变现的,变是转变义、活动义、非常义,由此义故,说有为非常,非常故无...

    湛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654713.html
  • 浅谈佛学中的唯心观

    了,人存在错误的相法,认为心外有固有之法存在,有一实在的有意义的东西存在,这就是妄心。佛言,心外无法,心以外没有世界。  既然人有妄心存在,人首先要去掉这些妄念,时时觉破念头的不实性。所以《六祖坛经》...发怒。痴,是愚迷。慢,是认为心外有我,自慢自大。人妄念有粗细之分,粗的容易断,但细可能由多劫来养成的,就是不太容易断了。  所以,修佛以明心见性后为正修,因见到真心了,就确认无疑,信心也自然充足,认定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0155613.html
  • 朝鲜佛教的兴衰

    恶心之余,心中忽有所悟:“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故畲墓不二,”“心外无法,何为去唐求师?故不赴唐”。元晓的经历颇似日后中国禅宗的“开悟”。他返国后,或入酒肆娼寮,或持金刀铁锡,言语狂悖,行为乖张,但是他的...负担。   由于有国家的供养,出家便具有了很大的经济好处,于是僧尼人数骤增。高丽效法唐朝,建立了僧官制度对众多僧人加以管理,但仍无法防止僧人的腐败。当时许多高级僧侣过着贵族般的豪华生活,他们掠夺民财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0060392.html